ATP主理人Kevin班长在这个命题下为我们绘制了一个品牌的经营蓝图,包括品牌打造架构以及预算分配。那么对于出海品牌的打造,究竟什么最花钱、什么钱可以省着花呢?
班长Kevin
SHOPLINE「假如给我1个亿」活动主讲嘉宾
ATP品牌主理人
当我们提到品牌从0到1的建设,需要明确产品才是那个1,在产品之外,是品牌系统规划、视觉传达、品牌营销、团队架构等。
我会在产品研发上投入3%~5%的比例,也就是一年花300万左右去打造产品壁垒,去塑造产品理念、产品形象、品牌文化、品牌风格,针对受众去做产品的精细化打磨。
如果是初创商家或者小商家,供应链的起点可能没有那么高,多是以贴牌OEM为主。但如果是自己做品牌,产品永远是前提,也就是说从品牌0到1的过程中,产品才是真正的1,没有产品,其他都归于0。
所有的营销和创意,没有产品这个支点的情况下,其他都没有太大意义,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一定要以产品为主。
在国内,供应链是一个很有红利的市场。比如农夫山泉,它的品牌优势就在于它的渠道稳,它在全国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整体的占比和渗透有20%左右,这是它渠道方面的一些优势。在这个方面,1000万的投入可以掘出不错的红利。
有了产品基础,供应链也在线后,我们还要去做一个包装。营销包装的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。首先,要把值得营销的点进行提炼封装:品牌核心价值、品牌个性、品牌文化故事等,创意和品牌宣传的功课可以花500w交给4A广告公司。
广告创意上的短短一句文案,背后会折射出产品的应用洞察,以及品牌本身风格。我愿意去花这笔钱,为客户呈现第一个touch point(触点)。
品牌竞争的本质是品牌渗透的竞争。我们凭什么能够把品牌渗透进消费者的认知?需要的就是一个创意点,用它向客户传达品牌个性、品牌价值和品牌故事。
有一个亿,我们可以大胆点。
想要麦当娜这种顶流明星给我代言?现在我有一个亿,可以找十个顶流的麦当娜。
宝洁和联合利华有一个金字塔营销理念“1:10:100”,也就是说在网红的投入上可以呈现出阶梯式分布。花费3000w到5000w请当红顶流明星代言作为基础,再邀请10位社交媒体头部KOL做视频种草。最后,再找到几百上千的中腰部级的网红做图文种草。
事实证明,这是一个在当下社媒环境中十分成熟的分布,但考虑到投入的重量级,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一些具备资本力量的品牌做前期推介。
网红经济排兵布阵,会给你带来裂变性的曝光。这些曝光需要线下渠道的承载才能稳稳落袋。所以我可能会开10家线下门店,回流流量,实现成交。
线上的成交渠道是最主要的,在广告投放这一块,我会在FB,Ins,Google等地带铺设全家桶的投放,这里的预算会烧到2000万一年,甚至更多。
这里有一个前提,之前我们选择顶流的明星,也是希望在签约时要包含他们的肖像权允许我们做这样的广告,明星、KOL、KOC的信息可以进行混剪和UGC创作,反向地投放到铺到全渠道的平台,让声量形成音浪。
这样的一个素材基础广告效果绝不会差,7700w的预算也就花进去了。
一个创业型公司应该是小而精、精而美的,人员一般不会超过25个。其中,供应链&采购4人,视觉+网站设计+广告剪辑5~6人。视觉团队需要一个营销创意的把关人,把关人的营销理念决定了广告素材的质量。同时,还需要一个IT团队负责网站自定义和APP开发。广告运营投放会有7~8人,每个人专精一个平台。
网红营销大概10几个人,网红营销是需要花钱的,也需要做inference succeeding的人负责去做执行,所以执行需要的人相对更多;客服&EDM营销4人,EDM营销更多是在做remarking,还有老客户的回访等再营销。最后增长团队,负责营销创意增长,包括新渠道和创意性渠道,触达新兴人群。
那怎么样才能够实现盈利?关键在于通过渠道获客之后,能否能够回流复购。品牌的复购板块决定了品牌的造血能力和商家现金流,复购需要用户粘性,这也就回到产品力和产品壁垒的概念。
信息流广告平台虽然可以触达“精准”人群,但精准的前提一定是“标签化”,当整个平台的精准人群、标签化人群被广告洗到后期,意味着你需要付出额外的广告成本去说服用户来实现购买。这就需要增长团队未雨绸缪,去做一些更有创意性的去触达全新的人群,甚至是尝试开发新的产品线,这个产品线去触达一些不同的人群品类。
在这个模拟经营中,以上就是我会如何花1个亿,造一个品。